喜訊 ▎江蘇省第十二屆大學生知識競賽總決賽暨頒獎活動圓滿落幕!(圖文)
![]() |
5月23日下午,江蘇省第十二屆大學生知識競賽(理工科組)總決賽暨頒獎活動在江蘇電視總臺教育頻道舉行。本屆大賽由江蘇省高等教育學會主辦,江蘇教育頻道協辦,JYPC全國職業資格考試認證中心、江蘇英才職業技能鑒定集團全程給予了大力支持和協助。
為進一步激發理工科大學生學習人文社會科學知識的熱情,鼓勵廣大教師積極配合組織學生參與競賽,對獲“優秀組織管理者”獎的老師和獲獎的學生,在給予原定的表彰獎勵外,增加授予“JYPC”系列證書。
出席活動的有——
-
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副會長張大良
-
江蘇省教育廳副廳長王成斌
-
江蘇省高等教育學會會長丁曉昌
-
江蘇英才職業技能鑒定集團理事長、江蘇省高等教育學會副會長、JYPC全國職業資格考試認證中心主任王慶運
出席活動的還有——
-
江蘇省教育廳高教處處長邵進
-
江蘇省教育廳職教處處長徐慶
-
江蘇省教育廳高校學生處處長許正亞
-
江蘇省教育報刊社黨委書記、社長董勝
-
江蘇省教育考試院副院長施邦暉
-
南京大學副校長王志林
-
河海大學黨委副書記郭繼超
-
南京林業大學黨委副書記、副校長劉中亮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黨委常委、總會計師胡明保
-
南京財經大學副校長時現
-
南京中醫藥大學副校長喬學斌
-
常州機電職業技術學院副校長黃寶玲
-
江蘇醫藥職業學院副校長王輝
-
現場點評專家:南京師范大學吳錦教授
今年共有88所高校72851名理工科學生參賽,最終10名選手進入最后決賽,可謂萬里挑一。
決賽開始前,江蘇省教育廳副廳長王成斌指出,知識競賽強化了大學生對文化素質教育的認知高度,促進了大學生付諸于跨專業跨領域的學習實踐。他寄語選手取得優異成績。
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副會長張大良表示,大學生知識競賽的主題是文理交融打造通識教育、賽教融通培養創新人才,特色是分文理生分別進行、交叉考核賽事,這一賽制安排符合教育發展規律、人才成長模式和學科發展趨勢。
江蘇省高等教育學會會長丁曉昌介紹了知識競賽賽制各環節的高標準、嚴要求和強組織,宣布第十三屆大學生知識競賽(人文社科組)啟動,2022年將面向全省人文社科類專業學生開展自然科學的知識競賽。
今天進入決賽現場的10名選手來自南京大學、河海大學、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江蘇醫藥職業學院等8所高校,他們是從2020年11月的筆試選拔中脫穎而出的。
比賽分共答題、限時答題、搶答題、必答題、風險搶答、風險必答六個環節,題型包括單選、多選、判斷、連線等,內容涉及歷史、文學、政治、地理、法律等學科知識。
如遵義會議中共中央政治局負責軍事行動的三人小組成員,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的名勝古跡,還有成語錯別字、古詩詞的理解等等。
南京林業大學的參賽選手李亞嶼平時喜歡歷史和音樂,但對政治和法律不是很熟悉,“通過這段時間的努力,我學到了一些關于維權和其它方面的知識,這樣可以幫助我自己在日后生活中,去幫助他人或維護自己的權益。”
南京大學的參賽選手劉義堯認為,理科生在學習文科知識時,一方面可以增長見識,另一方面對專業學習也有幫助,“通過這次比賽,我可以了解到文科一些學科的研究方法,我覺得這種研究方法,對我理科的學習,思維的培養,也是很有幫助的。”
2004年開始,江蘇省高教學會組織開展大學生知識競賽,至今已舉辦12屆,包括文科組和理工科組兩個賽項。目的是為了推動科學技術教育與人文社科教育的交叉融合,強化大學生對文化素質教育的認知高度,促進大學生付諸跨專業、跨領域的學習實踐。
“在筆試階段,每年參賽的學生數量在萬人以上,這個階段主要是面上的一個基本點的考核,帶有選拔性質,到了決賽,因為萬里挑一選出來的學生都是非常優秀的,這個時候的考題就有一定的難度,也會在現場讓大家感受到考核拔尖性和創新引領性。”江蘇省高等教育學會副秘書長黃榕介紹。
12年來,全省大學生有70多萬人次參與到競賽中,獲獎總人次近5萬人次。
江蘇省高等教育學會會長丁曉昌、副會長王慶運等
為獲獎教師頒獎
江蘇省高等教育學會會長丁曉昌、江蘇英才職業技能鑒定集團理事長、江蘇省高等教育學會副會長王慶運、江蘇省教育廳高校學生處處長許正亞、南京財經大學副校長時現、南京中醫藥大學副校長喬學斌為獲得“優秀組織管理者”的代表頒獎。
最終,來自南京信息工程大學的紀兆輝在競賽中脫穎而出,獲得了特等獎,贏得了1萬元大獎。
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副會長張大良為獲得特等獎的學生頒獎
![]() |
留言與評論(共有 0 條評論) |